
孩子的画,画得像的不一定好,好得不一定像,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体验的就是好作品。孩子们画画是从不怀疑自己技巧的,他们没有不能画、不敢画的东西。再复杂的人物景象,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,就会变的简练起来;再简单的事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,就会变的丰富起来。这就是儿童画。
儿童画画时往往是漫不经心、手舞足蹈、喋喋自语。一般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不认真、不仔细,实际上这正是孩子画画孩子们画画只凭满腔热情,不凭画法画理,方法步骤对孩子用途不大。这种无规则、无技巧只想着玩的画,就是儿童画。传统方法教孩子的结果是立竿见影,画得很像,但这是老师灌输给孩子的,是被动接受。新的教法是孩子按老师的启发构思画面,教师在辅导时顺着孩子的思维去发展孩子的想象,是主动学习。立竿见影容易,发展想象难。被动接受容易,主动学习难。这需要家长有个辨别能力和在认识、观念上的提高。
在家辅导时启发孩子是对的,安排孩子画什么?怎么画是不对的。比如画一簇花,家长只能告诉孩子这些花的颜色、造型和叶子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,怎么不一样须自己去看。不能告诉孩子这个花瓣是椭圆形,那片叶子是红色的,中间有黄色的叶筋,叶子边缘还带有许多锯齿齿。家长把看到的结果都告诉了孩子,并不利于孩子观察力的培养。
家长督促孩子画画时,有可能孩子并不想画。孩子喜欢画画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愿意画,也有不想画的时候。画画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。家长安排每天必须画一幅画,事实上是把画画当成一种任务压在了孩子身上,久而久之,孩子会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,不喜欢画画了。